冬风过后山河绿,春雨来时桃花香。3月1日上午,伴随着研训处申小青主任如沐春风的主持,城关中小语文组所有老师开展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示范观摩活动。
表达之趣情景交融
雷惠琼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她巧用情境,引出童真童趣,播放视频“80、90的童年游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课上,学生明确采访对象、提出问题清单、边听边记、畅所欲言。雷老师充分运用课堂资源,学生随机采访听课老师,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有效地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口语交际不仅仅是课堂上习得策略的方式,更是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习作之乐情境之妙
于漪老师说过:“文章不应该是硬写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而易琼老师的习作课《那一刻,我长大了》如春花一般悄然飘落在每位语文老师心上,她亲切柔和地提问:“人是慢慢的长大,还是一瞬间长大?”既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课上,她以微课的形式提炼出作文四宝“看、听、想、做”,学生有法可循,通过展示、评价、修改,学生能够把这一课的情形写具体,情感写真实,孩子们的习作能力看得见。
及时点评明确方向
课后,龙敏华副校长针对两堂课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口语交际明要求,搭建支架引话匣。望着对方有礼貌,联系实际切要点。
评价有方纠不足,交流畅通乐融融。习作要求方明了,引得话匣寻画面。桥梁铺路深思考,笔下习文共探讨。见文评价思更明,修改原文有话说。
听着点评既为我们理清了思路,又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口语交际和习作课的指导如何得法。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快乐,让语文课堂走向成长;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真实,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教学研讨,让所有老师趋于成熟。学校始终秉承着“立学课堂”的理念,不断探索减负增效、提升质量的新路径。相信在落实“双减”的路上,拥有着一颗炽热研讨之心的我们,定能让课堂质量不断提升,让学生自然茁壮地成长。(通讯员:凡诗卉申小青雷惠琼)
编辑:文海艳
监审:李丽华周南平侯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