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在职考

我是边工作边备考博士的,年纪不大,工龄三年,长得还算年轻,家庭也没有太多负担,一直很明确自己要继续深造的想法,所以我认为我具备了读博的基本条件,选择全日制社会学博士。在这里,我想对于已经工作的各位考友说,不要心理默认工作会分散备考的精力,道理很简单,成年人的我们可能真的做不到每天八小时有效学习,而正因为有工作在,我们心理是始终提醒自己时间不足、复习地还有欠缺,反而会督促自己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对于应届生考友,我想说,对于考博这件事,不要把它作为逃避工作或者证明自己能力的工具,而是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明确自己就是想做科研、想写论文、想再沉浸四年,一定不要盲选。以我自己而言,我真的很感谢工作带来的时间紧迫感和压力,每天3-4小时的有效时间,真的会让自己觉得这一天很值得。

步入正题,关于专业课和英语的准备。在这里,我不准备把专业一、二完全划分,给大家划分备考书目。因为对于社会学而言,虽然专业一、二考核的问题重点不同,但是其中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是不能清晰划分的。举例而言,比如今年专业二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考察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并没有涉及对特定问题的考察,那从问题的归属划分,这个问题应该属于专业一的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但放在专业二,就可以看出,老师是很看中考生对经典理论的掌握程度。一般而言,老师会认为专业一会更难一些,因为考察的会更全面一些,以年为例,会先根据专业一淘汰很大一批人,再从这些人中筛除几个专业二没发挥好的同学,这些人进入面试后再进行一波英语的筛选,最后能参加面试的其实和以往考核进面的人数差不多。从这点,大家就可以看到社科院对于考博审核的严格水平和自信程度了。因此,我会建议大家以准备专业一为基础,深耕理论,不断拓展对于专业二的考核主题,以专业一的理论加深对于专业二的理解。具体而言,对于专业一的理论基础,一定不要局限读研期间的教材,要充分利用好10月份之前的备考时间,去读一些不算大头的著作,比如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现代性的后果》等,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等,很建议大家细读吉登斯对于社会学理论的一些分析,我会从他对于马克思、韦伯、涂尔干所做的对比分析中加深对于三位大家的思想理解,然后再从关键观点中,去找一些权威论文再加深理解,这三者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应该是贯穿我们复习始终的理论主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对三者的理论发展及影响进行划分,最后会发现,社会学理论的各个流派,都离不开三者中某一方面理论发展的影响,有了这样的复习脉络,大家就不会觉得看的书杂而无章,会更成体系化些。其次,要注重对于中国社会思想的认识,在这里我会推荐李培林老师等人著作的《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书分为上下册,以时间脉络划分不同主题、介绍不同学者的具体研究,大家可以从这本书中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有一个简要、清晰的认识。另外,对于社会研究方法,说实话这一直是我的弱项,但在考博中各学校很少出定量分析的题目,反而会更侧重大家对于社会研究方法中很细小问题的理解程度,比如会考察抽样调查中的样本问题等,对于此,我会多看国内做定量分析比较好的老师发的文章,了解现在大家对于定量研究中某个问题的讨论,以此来提升我对于定量研究的自信心,但我的重心仍会多放在定性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上,越基本越核心,比如大家讨论的对于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完全对立但却都言之有理的观点,在这些准备中,大家越发看到不同学者的学术功底和魅力,会越发觉得自己学的太浅陋,社会学的魅力真是广阔无限。最后,对于专业二的准备,大家一定要看自己报考导师对研究方向的一些著作,注意,不仅仅是论文,是著作,译著也要明白其中说的是什么,要去看报考方向的国内著名研究者的观点,去了解自己报考方向的发展历史、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当下的研究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这几个方面,足以构成大家对于专业二的复习主线。

对于社科院筛选人的核心武器——英语,大家真的不要那么害怕。我身边有朋友一想到社科院和党校的英语,就心生畏惧,而面对这种畏惧,自己会表面说“没关系,多刷题,就不怕了”,但其实,自己在刷题过程中,做对了会觉得是自己运气好、感觉到位,做错了会进一步验证自己英语不好的心理假设,而这种心理自己又很不容易发现、克服,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自己要更吃苦、更努力、更谨慎地去做阅读、背单词。其实仔细想想,我们需要对自己学习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到底这种表面具备充分理性的复习方法,是否能具备应有感性的精神支撑?如果自己前期都没有做好应有、充分的心理建设,后期需要多努力才能弥补心理上的自我质疑?所以,常见的一些现象是,把单词书背熟,做阅读也无感,社科院英语阅读又那么长,越读越紧张,然后,应有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在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在不要欺骗自己的情况下,检查自己是否真的具备不惧怕英语的心理素质,就是坚定的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脚踏实地的英语学习,一定能应对考博英语,有了这样的心理,之后任何情绪起伏,都不会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心理造成影响,关于英语真题资料,我使用了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社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他家真题解析也是网上最全的,包含、原版真题和解析。另外每天要看单词,不要分阶段给自己下任务,而是要把任务贯穿到复习的每天,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学习APP每天给自己设置单词量(建议多下载几个APP试试,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这里我不过多推荐),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建议把词汇复习等级设置成专八,我个人会觉得六级不够用,但可能因人而异,我自己的英语水平真的一般般,四级还算高分,六级就是刚刚飘过,所以在要求上,我会对自己严格一些;每天坚持读Chinadaily的新闻,从英语学习APP中也设置自己的英语阅读量,固定自己的阅读模式,先无注释、设置阅读时间的通读,再根据译文、注释去纠正自己的句子理解、单词掌握,不要小看每天间隙英语阅读,只要坚持、投入、认真,自己的英语阅读真的会有很大提升。

最后,对于面试,我觉得社科院的面试已经算很公平了,从我面试的经验来看,大家的紧张程度及最后的录取情况,大概率不存在谁在面试前就知道自己会被高概率录取的情况。一旦知道自己能够进入面试,作为考生的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向报考老师汇报自己的情况,再次表明自己的意愿和决心,然后认真准备英语口语和研究计划,一定不要小看这两方面,英语口语的分值也是决定了你最后面试总分的一大项,要提前多次自我练习,表情、表述、音调等,找英语专业同学检查自己的表述是否有语病问题。对于面试的研究计划,自己最起码要熟读于心,能够清楚的表述自己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以后计划怎么做,然后表述一下自己计划的不足,态度一定要谦逊,认真聆听各位老师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最后的最后,以上这些想法,算不上系统的经验,只是自己坐在书桌上一个小时内的简要回顾。人总会这样,经历过了之后,就忘了自己经历当时有多么难,只会短暂修整,抓紧投入下一段艰难旅程,所以,开启自己艰难旅程的我们,记得时刻告诉自己,人生就是一场苦旅,任何一次努力都不能换来之后的安逸享受,难得的是,自己在苦旅找那个的收获和成长。希望我们,始于初心,勇面生活,继续前进。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