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民办学校20年的坚守与蜕变新京报

圣诞晚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

年,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为时任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外方校长李教准颁发首届“长城友谊奖”的奖牌。

新桥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根基。

韩语特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留学出路。

班级日志记录学生成长点滴。

多元的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西方节日的认知,学生加强对国际文化的理解。

艺术节上学生展示表演特长。

注重英语应用能力是新桥外语教学的重要特色。

从英语培训到高中学历教育,再到国际教育的转型,在这所民办学校2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可以看见教育如何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看见民办教育发展的不易,看见政策对民办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看见出国热潮背后家长对国际教育需求的转变,看见一所民办学校对教育的坚守。

学校名片

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创建于年,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建立的首家中外合作的综合高中学校,也是北京市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之一,设有高中部和外国留学生部。年更名为北京新桥外国语高中学校,并转型为国际高中学校。

学校大事记

年成立学校,创建语言品牌“新桥英语”。

年获北京市市政府“长城友谊奖”;开设高级中学的职高专业商务英语,正式进入学历教育。

年开设高级中等学校的普通高中班。

年①开设出国留学强化班,学习一年直升美、英、韩高校;与美、韩的五所大学建立友好学校。②首批高考生毕业,%进入国内本科院校,67%进入一本院校,部分学生被清华、北大、人大等重点院校录取。

年转型国际高中学校,更名为北京新桥外国语高中学校。建立学生留学方案,给予全程留学服务和升入大学后的跟踪服务。

年60%的学生进入世界前名大学;与美国、英国、韩国主流大学签订友好学校。

年80%的学生进入世界前名大学;韩国教育部认可新桥“韩语课程”,并为新桥韩语课程提供教学支持;创建符合中国学生的国际课程。

民办教育大事记

年国务院发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

年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3-5年内,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民办教育的定位也从“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变为“与公办教育并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甚至开始直接给予部分民办学校以资金支持。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显现。

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第二十七条指出“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

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加大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力度。

年教育部发布工作要点,强调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被一所学校改变的人生

年,放弃公办重点高中,入读新桥高中;年,参加北京高考,以英语单科分入围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专业的最终复试;如今,就职于美国媒体CBN,是所在团队里唯一一名双语记者……回望过去15年,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冒险的决定,没有高中三年的历练和契机,就没有今日的李蒙霏。

年,李蒙霏初中毕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北京新桥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开放日。“那次,我被美国外教的授课吸引,感受到了英语真正的魅力。”之后,李蒙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公办高中转投新桥。

放弃公办重点高中,选择一个民办高中学校,十多年前,这样的决定,一般人都无法理解。彼时,创建于年的新桥做高中学历教育也才短短几年。但吸引李蒙霏的,是新桥在英语方面的优势。

转型学历教育前,新桥已是北京知名英语培训品牌之一,它引入了听说为先的“自然主义英语”,并将口语级别化、系统化,而且还是北京市最早一家全部聘用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课的学校。

打破传统的英语授课方式,与外教频繁互动交流,学校组织的中美英语夏、冬令营——新桥三年学习,李蒙霏的英语特长被不断强化,这使他更有信心放弃国内大学,去美国打拼与众不同的人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北京新桥外国语高中学校国际课程理科部教研主任杨建慧从年起就在新桥教数学,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的学生目标很明确,自主性很强;有的来自明星家庭,学习认真,待人随和;有的严重偏科,英文特别好,学数学特别费劲;还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既要关心学习,更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