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构音障碍”?家长急了,表示看不懂。一年过去了,孩子还是老样子,说话不清楚。我们来解释一下,何为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对孩子影响有多大?构音障碍如何矫正?
先看检查表:
功能性构音障碍比较常见,国内的统计数据是在4-6岁儿童中,发生率为2.14%,单指构音器官形态异常和运动机能异常,导致孩子出现发音不准,咬字不清。
把“哥哥”说成“嘚嘚”,舌根音替换成舌尖音。
再看测试评估:
对于构音障碍的评估,首先要排除其他因素,比如因听力损伤、智力缺陷、脑瘫儿、以及唇腭裂等器质性损伤带来的发音问题。排除以上原因,才开始从构音器官方面进行检查和测评。
构音器官检查主要包括——舌、唇、下颌、软腭、喉
舌的检查包括:形态结构、舌外伸、左右上下运动、交替运动情况及舌灵活度;
舌系带过短检查:在自然光线下,舌系带距舌尖3mm以上,舌体卷动灵活,舌尖能上翘至上腭,舌体能全部伸出口外,舌尖呈尖形为正常。
唇的检查包括:形态结构、噘嘴、咂唇等情况;
下颌检查:包括形态结构、自然状态、运动状态、左右运动情况;
软腭形态结构;检查软腭的结构,肌张力,排除隐性腭裂等。
喉的检查包括:形态结构、音调、音量、音质的检查。
语言发育评价
构音障碍的评估,一定少不了语言发育综合评价,判断一下,看看孩子的整体语言能力水平,是否因为构音障碍的影响落后同龄人。结合年龄、表现,认知水平等,为下一步制定训练方案,提供更多依据。
这个孩子的构音问题,如何解决?
从第一张图看语音分析,这个5岁孩子只有十三组达到标准,其余皆为歪曲,有很多音素发音不准的可能。需要纠正的因素较多。
语言训练原则:
从发音功能入手,弥补功能缺陷
让儿童从识别错误语音入手,意识到自己发音的错误
儿童学会正确的发音技巧和方式
改变自己的发音,逐渐趋向正确
巩固正确的发音
在口语交流中,逐渐养成,正确发音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