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快科技遇上慢教育AI教育赚钱吗

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如旋风,技术应用日新月异如魔仙。

当“快科技”遇上“慢教育”,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AI+教育”的赚钱秘诀

AI(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其中即包括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教育是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场景之一。”事实上,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乃大势所趋,并深入渗透到教研、教学、练习、测评以及管理等环节。当快科技遇上慢教育,“AI+教育”给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教学效率更高、让教育发展更快、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合理、更公平、更普惠,并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

作为A股AI第一股的科大讯飞(.SZ),凭借技术优势和“AI+教育”爆发的风口,即从中受益匪浅发展迅猛,过去10年营收年均增速达40%。

科大讯飞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也是我国极少数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语音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公司还承建了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据其最新发布的财报,年科大讯飞共实现营收79.17亿元、毛利润39.61亿元、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24.71%——按日算,科大讯飞平均每天收入万元、净赚万元!

教育业务为科大讯飞贡献了最多的收入和利润,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收入为20.1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5.45%,同比增长44.93%;教学业务收入约1.2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63%,同比增长7.62%,两类教育业务合计营收达21.44亿元,占总营收的27.08%。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的教育业务的毛利率达55.27%,这一指标与港股内地教育板块的平均值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大讯飞表示,AI技术将出现规模化应用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开始进入黄金收获期;在教育领域,其将继续坚持“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梦想”的理念,推动AI在教育行业的深度应用,构建覆盖教育主场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教学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经覆盖全国余所学校,其中主打个性化学习的品牌“智学网”目前已经覆盖国内32个省市区超过15,所学校,并在全国逾所中学实现商业化运营,服务学生超过80万人,日生产个性化作业30万份。

此外,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业务、双师课堂应用和轻智课、绿色课堂等“AI+教育”产品,也取得积极的成效。“经验证,在相当学习效果下(知识点掌握度),平均学习时长缩短近1个小时,学习效率提升20%-25%,实现因材施教、减负增效,获得应用学校师生好评,续购平稳。”

事实上,乘着“AI+教育”风潮,除了科大讯飞,还涌现了松鼠AI(原乂学教育)、云知声、清睿教育、驰声科技、先声教育等一大批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类型的科创型公司。随着大量技术、资本以及各类教育机构涌入,“AI+教育”必定大江大河养大鱼。

“教育+AI”潜力无限

新技术的落地应用需要不断试错和修正,但应用新技术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尽管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很多布局人工智能的教育企业也尚未推出成熟的产品,但“AI+教育”依然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我国“AI+教育”发展应用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

当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核心技术优势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BAT等巨头依托强大的技术储备和领先的算法,构建能覆盖海量用户和复杂场景的高准确性、强稳定性、简单易用的AI教学体系,智能规划学生学习路径及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以腾讯为例。腾讯云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在“教、考、管、营销“等教学流程中,落地AI教育场景方案,提供课堂质量分析、智能阅卷及作业批改等AI教育产品及服务,以满足多种AI教育场景的需求,提供了四大场景解决方案,充分应用AI教育助力个性化教学,覆盖教师教学、学习与评测、内容管控和招生营销等方面。

腾讯云AI教育四大场景解决方案

助推“AI+教育”研发应用的另一股推动力,就是“触网”“触电”的各类教育机构。他们依托在教育行业的深度认知和技术积累,不但将新技术引入或传统或新兴的教育领域以抢占先机,还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新颖、更广阔的细分教育赛道。

截至目前,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科创型公司,和新东方、好未来等为代表的教育公司,都已布局“AI+教育”,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如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清睿教育,就已推出清睿口语智能听说训练系统。

早在年,好未来、英语流利说、学霸君等教育机构就开始尝试应用AI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应用更加广泛,“AI+教育”已经开始覆盖K12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出国留学等细分教育领域。

资本的嗅觉总是特别灵敏。“AI+教育”风潮澎湃,资本的助力不可忽视,“AI+教育”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机构携巨额资金蜂拥而至。

据首控基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真格基金、顺为资本、经纬中国、IDG、红杉资本中国、晨兴资本、深创投、创新工场、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君联资本等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新东方、好未来、沪江教育、ATA、学大教育、卓越教育等教育机构,均有在“AI+教育”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诚然,AI可以变革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场景,提升教育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甚至还能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官感受,但“AI+教育”的根本还是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身。

“快科技”和“慢教育”的结合,务必快中求稳、慢中求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