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有担当,守沪在行动

白癜风一般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791351.html
                            

原创齐心抗疫的上海长宁法院

在长法干警齐心抗疫的路上

有许许多多暖心故事

从破晓至黄昏,从白天到黑夜

平凡却让人动容

温暖又令人振奋

他们用实际行动

诠释“战疫有我”的责任担当

彰显“微光成炬”的闪耀力量

在这个特别的春天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

李宇

刑事审判庭

逆行“守沪者”,战在“隔离点”

4月5日清晨,我从值班室醒来,这是我驻院值守的第三周。接到区机关党工委增援集中隔离点的通知后,我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做好工作交接,随即奔赴抗疫一线。

初到隔离点,我真切感受到防疫形势的严峻,隔离点间客房几天内几乎住满。作为该隔离点的负责人,我以最快速度熟悉情况,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座谈,协调补全防疫人员,完善《隔离点管理方案》。

隔离点里随时可能需要处理突发状况。一天凌晨,一名儿童高烧,同时伴有心率过快、双肺呼吸音粗,情况很是危急,孩子的母亲非常慌乱。收到消息后,我们第一时间协调医疗队紧急采取物理降温,安抚孩子母亲,同时联系区卫健委加急调派救护车辆。在焦急的等待中,为了不耽误病情,我们一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对孩子线上问诊,一边协调驻守公安,联系附近药店为孩子购买退烧药。看着孩子在服药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我感受到这场“小战斗”胜利后的如释重负。

集中隔离点的任务还在继续,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密接人员顺利解除了医学隔离观察,每一场全力以赴的“小战斗”,是为了让更多人平安回家。

胡亚龙

刑事审判庭

保障居家办公的“最后一公里”

工作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位。4月5日,我接到通知,要求即刻回院驻守值班,以接替即将奔赴抗疫前线的同事。看着家人关切的目光,我心中闪过一丝迟疑,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吗?但是想到义无反顾、勇敢逆行的同事,我有什么资格迟疑、退却?“老公,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不用担心!”临出门前,爱人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小胡,我有个案子快到期了,你帮我处理下。”“亚龙,有个案子的案卷你帮我翻下。”“胡博,有个统计数据今天就要上报,麻烦你统计下。”“胡老师,有几个对象的羁押期限快到了,你看看怎么处理?”“胡老师,今天检察院会送几个新案子来,你立一下。”“胡法官,有几个对象的羁押和释放手续麻烦你办一下!”“胡博,有个紧急通知要传达!”“小胡,我办公室的花要枯萎了,你帮我浇浇……”

面对同事们的各种需求,做过内勤的我刚开始也有点手忙脚乱,但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已经驾轻就熟。现在除了协助办案、综合文稿、数据统计、理论调研之外,我还“get”了立案这一新技能,朝着梦想中技能“点满”的法官助理“六边形战士”之路继续迈进。

请奋战在抗疫一线、居家办公的同事们放心,我会守好“大本营”,全力保障“最后一公里”的高效有序!

冯莉

司法行政装备科

(信息管理科)

做一名合格的防疫后勤兵

自本轮上海疫情爆发,开始实行网格化、分块化防控政策以来,防疫物资采购、核酸检测、场所消杀、就餐安全、后勤保障等工作难度加大,我成为驻院集中办公干警之一。

疫情当前,我紧急采购了消毒液、口罩、防护服、免洗洗手液、防护面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协调物业公司制定严密消毒计划,落实全院每天3次大面积消毒和安全隐患排查,并增加安检大厅、审判法庭、诉讼服务中心等重点空间消毒频次。

3月21日晚9点,法院审判大楼一楼灯火通明。“您到哪儿了?”“还有一个红绿灯?好的,一会儿见!”第一批给干警闭环驻院准备的行军床、睡袋等物资马上就要到了。我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干警晚上睡觉终于有着落了;紧张的是,送来的物资和人员防疫措施是否到位,我再次默默核对每一个细节。考虑到闭环办公人员生活保障问题,我主动前往大型超市购买泡面、火腿肠、牛奶和饼干等物资,并提前统筹好住宿、三餐和错峰洗漱等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后勤干警,我有责任跑得更快、做得更好,做到恪尽职守、不畏风险,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为全院干警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坚强保障。

徐明敏

刑事审判庭

一个家庭,两个战场,共绘抗疫同心圆

今年3月,我奔赴浦东机场抗疫一线,成为一名“逆行者”。妻子的鼓励和支持,父母的付出和肯定,为我这次离家一个月的抗疫之行输送了最暖心的力量,时刻激励着我全力以赴。

浦东机场作为入境中国、进入上海的第一道大门,入境旅客的接待分流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各项旅客信息要认真填写、核对、录入,体温要准确测量,不允许出现差错。我像回到法院校对裁判文书一样,仔细核对旅客的护照、登机牌以及系统信息,不清楚之处还要和旅客反复沟通,甚至捡起了十多年都没怎么用过的英语口语,直到确保旅客信息完整、准确、全面录入登记。

同时,窗口岗位最常碰到的各种问题咨询,比如隔离政策、酒店安排、接驳车时间、宠物、WIFI、行李等等,事无巨细,都要求接待人员做到耐心和周到。碰到棘手的问题,也要及时请示沟通协调,我慢慢发现这既是在给旅客解题,也是给自己解题。我也常常被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理解和包容所感动,如在解答一名外国旅客某个问题时翻译卡壳,旁边的中国小哥主动帮忙,这些都让我们紧张繁忙的工作充满温情。

即使厚厚的防护服有时会让人闷热难耐、坐立不安,但想到能够为上海入境抗疫工作站好第一班岗,想到上海无数个“孤勇者”在冲锋陷阵,一切不便都微不足道。我的妻子就在另一个战场和我并肩战斗,她经常凌晨医院参加核酸大筛查,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同时她还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这既是体力的极限挑战,也是精神的自我突破。听到她半夜电话中和我诉说的辛苦和难处,既让我心疼,更让我感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相约“逆行”、并肩作战,我们责无旁贷、唯有向前——因为这是我们深爱的上海,这里有我们最爱的家!

付镇铖

审判监督庭

(审管办、研究室)

市高院选调生

用心守“沪”,温暖你我

3月以来,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我第一时间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并加入了防疫志愿者队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