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
个人背景
16级本科学生,国内读了两年英语系,后来2+2交流去了澳大利亚,有两年海外留学经验。
因为是英专生四六级都没考过,专四成绩良好,18年裸考托福。
选择pte的原因是一因为申请研究生有语言成绩需要,然后雅思因为疫情原因不开放,二是因为之前有听闻过pte出分快,技巧性高,适合我这种投机取巧型玩家。
学习pte时长约为一个半月,从六月中自己入门开始到七月下考试成功上岸,一共考了一次,就是这个分数对强迫症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自学VS报课
因为网络上pte自学资源很多,其本身又是一门比较新的考试,我先选择了自己自学入门,自学的重点在于了解考试考什么,机器如何评判我们的语言水平,以及有哪些相应的技巧可以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试题可以练习。
我决定报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我熟悉了整个考试内容,过程以及对应技巧之后,我无法自己判断我的作答到底符不符合要求,尤其是口语部分,哪些发音机器喜欢,哪些读音我读错了意识不到等等。
二是因为我只有一个月时间准备,练习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我明明ra读得很连贯,发音也还行,分数却只有50左右),因为这样我就无法明确提升的方向,而一对一能很好地为我指点迷津。
自学和一对一课程的效果对我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效果。
自学学到的是基础,比如考试考什么,怎么应对。如果说我自学的是pte考试本身,那么一对一主要是对我PTE专项部分成绩针对性的提高,即学习我哪里做得不够好,然后怎么做得更好。
备考状况
基于我自学后对pte的了解,pte是一门很看口语的考试。所以在明确自己口语需要进一步提升之后,我就主要报名了一对一的口语班。
Arya老师会带我做各个题型,教我如何更好的发挥技巧(有的模版确实更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能直接指出我的错误,哪些音发得不对,为什么分会低。
说白了是通过机器的分数看出分数背后的意义,然后明确我提升的方向,这样的练习是有方向和目标的,让我练习也不会太枯燥。
然后这些能力需要老师对pte这个考试非常了解,还需要自身足够的语言能力来针对性教学,让我们把Arya老师牛逼打在公屏上!
克服弱项
自己的弱项还真不能按听说读写来分类,一定要说的话是没办法意识到、也没办法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自己的弱项是什么,只能死做题靠记忆提分。
后来经过老师指点迷津,得知自己发音方式不对导致机器不能收录,一点点改发音方式,纠音。
羊驼APP的口语评分跟考试的分数真的很接近,所以一直都在用APP练习。
外教带读的RA功能很赞,功能齐全,其中可调速,可跟读,有打分。当有某个句子怎么读也读不好的时候,有一个单句循环跟读的模式,反复练到句子ok为止。
除此之外,还可以录自己的读音,APP会立刻出评分,不爽评分低就可以回播自己读的,搭配上外教带读,听听自己读的跟外教读的哪里有差别,不断练习纠正模仿接近外教的读音。
从中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还需要进步,明白哪里是可以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提升上来的部分。
有时候,遇到的瓶颈更多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分为什么低,错而不知。
考试状况
我是个短时记忆选手,所以命中率99%的我基本都是考前两天全部背下来的,口语是每天刷固定量保持感觉,其中rs和wfd我是偷懒一起练习的。
命中率低的阅读我是机经做到基本不错,虽然考试只考到一个原题我还忘了答案……
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把麦克风调整好,说慢说响说清晰!
这个对口语分数影响很大的,我考的时候别人都已经在ra了我还在改麦克风位置,所以ra的时候别人都已经rs了基本上没有噪音debuff,而且也有助于熟悉考试环境,之后考的时候心态什么都会好很多。
Pte真的是我考过的最好拿分的语言考试了,而且只要多付出结果不会差(毕竟是机器评分),总体思路就是了解考试,了解自己怎么应对考试,针对性地靠练习提升。
祝大家早日上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