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北京车展正式开幕。在笔者看来,今年北京车展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汽车的全面智能网联化。而说到智能网联,则不得不提到BAT及它们的探索之路。
年3月,当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之时,百度早已布局无人驾驶与车联网多年。而彼时的腾讯,也已发布了当时其车联网战略的核心产品——路宝盒子。
最早成功落地的,是百度。年9月,百度Carlife系统便搭载到了量产车上。一年后,年7月,上汽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也结出了果实,它们共同推出了荣威RX5,并打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的旗号。而腾讯的路宝盒子,则在OBD泡沫破灭后,被证明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竞争就是这样残酷。
早已销声匿迹的腾讯路宝盒子
作为中国互联网界公认的三大巨头,百度长于技术,阿里的优势在电商,腾讯则在于社交。不过三者虽各有所长,业务看起来也并不冲突,但为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领先优势,BAT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布局。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交集,而交集所在,便是竞争白热化的地带。
刚才提到的车联网、无人驾驶,便是它们最重要的交集之一,不过却并没有白热化。
说最,是因为这早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是不可逆的潮流。汽车也即将成为继手机后的新一代移动终端,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
无人驾驶已是不可逆的潮流
说它并没有白热化,是因为虽然BAT都有布局,但成绩却参差不齐,有的已经走了很远,有的却只是发了几篇新闻稿。百度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宣布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系统级的开放平台Apollo,随后又发布了全球首款AI人车交互系统—Apollo小度车载系统,以及自动驾驶量产产品ApolloPilot两款产品。目前已经和奇瑞、比亚迪、北汽、一汽、戴姆勒、福特等家企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与上汽打造的斑马智行系统已经搭载在了上汽的多款车型上,包括荣威RX3、RX5、RX8等;腾讯也已与多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不过目前来看尚处于概念阶段。
这种差别,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显得尤为明显。
百度:Apollologo在车展无处不在
在北京车展现场,百度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展台,但却遍地开花。奇瑞、现代、一汽、北汽、松下等展台,均展出了搭载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和ApolloPilot的最新车型和样板间。
在奇瑞展台,笔者体验了搭载百度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及百度其他多项AI核心能力的EXEED智能驾驶舱。
刷脸登录后,笔者通过语音系统模拟购买了电影票,并进行了刷脸支付。
而且百度的人脸识别支持白天/黑夜登录,还可以在无网离线状态下识别并进行活体安全监测。而且这也是目前首个车内支付场景落地。在车内刷脸登录后,你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完成购买电影票等商品的全过程,不仅方便,而且保证了行车安全。
如果以后你再次坐到驾驶座,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自动登录你的账号,并根据你的个人习惯自动调节座椅偏好角度,并把车载系统同步到个性化模式,如同步你喜爱的娱乐节目、常用的地图导航信息等等。显然,这此解放双手的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安全,更具亲切感,幸福指数也直线提升。
如果监测到你在疲劳驾驶,系统会进行语音提醒,自动提示你导航去休息区,并播放音乐让你清醒清醒。
通过语音系统,笔者还与包括灯、插座、窗帘、空气净化器、取暖器等在内的20多类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了对话,可以很方便的控制窗帘、灯、空气净化器等的开启与关闭。如果你开车快到家了,需要房间暖和些,你便可以在车上对家里的取暖器进行调节。同样,在家时也可以通过家居设备远程控制车辆,如热车、开启空调、检测油量、电量、车灯、车窗状态等。据了解,百度在全球首家推出了这样的车家互联demo产品,并在今年和多家厂商合作落地,即将量产。届时,我们都可以享受百度带来的方便快捷服务。
车家都可以互联,而且还可以通过泛语音和精准语音控制,那么用语音系统控制车门开闭、后备箱解锁、天窗开合、车灯开闭对百度来说就很easy了。
当然,除了这样的语音实车控制,小度还可以进行多类目问答及多轮对话,被打断时表现也非常自然,还能时不时来句让人忍俊不禁的回复。不像有些语音系统,只能听懂固定的句式。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根据实际用车场景下的用户习惯设计了场景化命令词,即当使用地图、听音乐时,可以直接发指令而无需唤醒小度。经笔者在瑞虎8上实测,在车展现场那种非常嘈杂的环境下,系统也能很好的识别。
对于百度和奇瑞联合打造的EXEED智能驾舱,央视财经频道(CCTV2)也进行了专门报道,足见其吸引力。
在现代展台,笔者体验了其与百度深度合作的智能驾驶样板间。据了解,这是目前为止搭载百度能力最全面的样板间,包括人脸识别、疲劳监测、语音控车、AR导航等多项功能,以及首次亮相的声纹识别、动态拾音、车控家能力等。
所谓声纹识别,是指在多人对话的情况下,系统可以精准识别主唤醒者的命令。这看似简单,但要实现却非常不易。这对于一般的系统而言,都是混乱失控状态。
笔者最喜欢的是AR导航,其图像会吸附在道路上,贴着路面的车道线对你进行路线指导,非常直观也非常实用。
据了解,年,百度全球领先首发了AR导航能力,目前已有量产方案,同时其还将于今年推出AR-HUD。届时,你会发现目前见过的HUD抬头显示系统其实都是辣鸡。
值得一提发是,百度拥有全球领先的道路吸附图像算法和能力和变道叠加算法,拥有路线吸附、传感器数据平滑、道路匹配、AR路线规划等几项核心能力,能很好的将虚拟与现实融合,提高驾驶安全性,带来更人性化的AR交互体验。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语音进行目的地检索、沿途搜索、途径点设置等操作。同时,地图导航信息还支持仪表盘、中控屏与HUD等设备的多屏互动,还能很好的支持惯性导航。即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没有GPS信号的区域,也能迅速精准的定位和导航。这解决的绝对是一个很大的痛点。
除了奇瑞和现代,车展展出的一汽奔腾SENIAR9也搭载了百度Apollo小度车载系统的语音、语义、地图、随心听等功能,松下展台也有搭载Apollo小度车载系统的深度合作样板间。
除了刚才提到的,百度还有很多大招。如可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ApolloPilot。这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优化、自动升级的聪明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也是笔者见过的最好的安全和驾驶辅助产品,是一款更多维、更全面、更超前的全新自动驾驶产品。
阿里巴巴:推3.0版斑马智行系统
和马爸爸一样,阿里巴巴也一直很懂如何去秀。这也与百度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早在年,阿里、上汽宣布合作研发互联网汽车之时,便开启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待得荣威RX5上市更是疯狂。不可否认,荣威RX5是一款好车,无论是设计还是动力性能都很赞,但其鼓吹的斑马智行系统却并没有那么神奇。
款荣威RX5
首先,其语音识别能力虽然比一般的系统很优势,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初级,目前其能感知的基本都是指令式语言,如果换成日常的口语化表达,它就有些听不懂了。此外它也不想百度那样能支持多伦,基本上每次唤醒只能做一次操作。
斑马的语义垂类也较少,除了传统的音乐、导航、限行、天气、车控、笑话,就没有其他开车场景独有的功能了。比如想搜一个途径点,百度可以直接说一下就可以,斑马却各种听不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阿里还推出了3.0版本斑马智行系统,该系统的亮点主要有两个功能——AR导航和智能迎宾。
不过遗憾的是,其AR导航系统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新奇,但实际效果却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比如在变道的时候,其效果就比百度生硬。而这个区别,也折射出阿里在道路吸附图像算法、变道叠加算法方便的不足。
其智能迎宾功能是这样的:只要用户靠近,车辆就可以自动亮灯并自动调节座椅空间。不过这和百度在人脸识别自动登录后进行完全个性化,最符合用户喜好的自动设置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
当然,阿里的斑马系统也相当不错,是目前市场的佼佼者。它整合集成的阿里旗下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也使人们更便捷的生活和娱乐。这也是消费者选择荣威的重要理由之一。
腾讯:木有产品
北京车展上并没有腾讯智能网联产品的展示,这与其入局较晚不无关系。从年年底开始,腾讯才再次进军车联网,并先后与广汽、长安等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合作协议。
整体来看,腾讯造的声势还是很足的,但具体成绩还要等半年后才可评判。大饼已经画出来了,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一定得饼真正做出来后咬一咬、嚼一嚼才知道。
BAT,谁才是真学霸?
通过前文表述,相信你心中也已经有了大概的名次。但真要分出个一二三来,也还是需要些理由的。
首先是技术。
通过亲身体验,笔者认为百度在技术方面更具优势。它在语音识别、AI人脸识别、AR导航等底层技术方面做的更好。数据显示,百度的语音识别率为97%,阿里为90%,这和笔者的亲身体验不谋而合。比如同样是关闭天窗,在嘈杂的环境下,阿里就有几次根本听不出来。
这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交互体验。
说到交互,笔者对百度的刷脸登录、车家互联、音响控车、一句话购票及刷脸支付、语音语义等一系列操作记忆犹新。感觉非常细致,也更能解决用户的痛点。尤其是AR导航功能,比斑马的更细致更准确。
因为腾讯并没有落地的产品,所以也就无法对比。
此外,BAT中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起步最早且最为成熟,拥有目前国内最牛掰的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绝对的头部地位。而阿里、腾讯则刚刚入局,想要赶上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格局。
说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在无人驾驶、车联网领域布局最早最全面,且在3-5年内发力最为稳定,这也凸显了百度的远见。而阿里和腾讯似乎更喜欢追热点,OBD火的时候出个路宝盒子,车联网火的时候找家车企搞搞车联网,不行了就沉寂一段时间,发现新热点了再继续跟。
不过和很多领域不同的是,车联网、智能驾驶是需要高阶核心技术和持续积累的行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会非常难搞。
这也似乎决定了BAT的前景。要知道,自动驾驶才是真正颠覆整个行业供需关系、基本模式的技术。技术的缺乏,会对阿里、腾讯的后期发展产生巨大的制约。
而且要注意的是,百度在无人驾驶、车联网方面发布的Apollo计划,是一个开源开放的生态模式,全球的企业、机构、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些团队和个人会对百度无人驾驶、车联网技术的持续完善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百度Apollo已拥有包括戴姆勒、福特、奇瑞、一汽、现代、北汽、博世、大陆等在内的合作伙伴家。而反观阿里,虽然也发布了与福特、东风雪铁龙等车企合作的声音,但实际落地量产车型也只有上汽的寥寥几款而已。
所以,笔者最看好的是技术实力强劲的百度,其次是噱头很大的阿里,最后是腾讯。巧了,恰恰是按照B-A-T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