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想得很好,为什么说得乱七八糟怎么让自

在职场很多时候,你的表达力就代表了你的竞争力。你不仅需要敢说,还必须会说。

很多人在私底下特别能说,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会出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情形,或者说了很多,但是最后也没把意思说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家人聊天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引起别人的困惑时,我们可以补充解释。

但在很多正式场合,获得说话的权利就已经很难得,想要机会再去解释补充,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样的情形在职场中很常见,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针对某个问题,老板想从员工身上获得一些有效的建议。

在听取了一些人的意见后,轮到你讲了。明明你心里已经想到了一个好的点子,但是当你开口的时候,发现怎么都说不清楚。有的时候是你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最后老板很疑惑的问了一句,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很郁闷,老板也不满意。

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你根本就没有想清楚;二是你的运用语言能力有问题,不能很好的表达你的意思。

当你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时候,你的讲话就会有条理,容易被别人接受。

不经常练习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脑子里的想法十分丰富,可真正用笔写下来的时候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们的大脑非常活跃,一会儿蹦出这个想法,一会儿又冒出那个主意,看似内容丰富,实际杂乱无章,缺乏逻辑,经不起推敲。

如果不经过特意的练习,普通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脑中的想法有章法地陈述出来。

我们的练习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学会深度思考,把问题想清楚;练习写作,熟练运用书面语言。

学会深度思考

想要把一个事情想明白,可以从这三方面去操作: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练习初步,从简单事情入手。

当你在读一篇文章或看一个短视频的时候,尝试着用一句话把整个故事总结出来,给出自己的想法。

找一个简单的事例或数据或已有力量来支撑你的想法。再去思考,按照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做?

练习进阶,从复杂事情中找出你的逻辑线

读一本书或看一个电影时,从触动自己的一个细节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书或电影中找到相应的情节事件来支撑你的观点。

一本书或一个电影里涉及到的人物,事件非常多,打动你的点也会有很多。当你尝试去介绍的时候,那些触动你的点都会让你觉得难以放弃,但是如果你想面面俱到的话,发现最后一面也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的困境就在于我们总是想把事情说得很完美圆满,各个角度都想涉及到,其实这样反而会影响到你的表达。

从一个点往深了讲,一方面会强迫你去思考哪些信息不那么重要必须被舍弃,另一方面你可以把事情往深了讲,把事情讲得更清楚。

不光是书上的情节和内容,可以作为你观点的佐证,也可以从外面找到合适的素材。

写书评和影评就是最好促进自己深度思考的方法。

练习写作

我们学习写作的目的是用准确的词语、正确的语法和流利的句式,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我们在日常讲话中,容易过于口语化,说话重复啰嗦,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时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补充。练习写作可以很好地改正这一点。

练习写作可以从日记开始

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遣词造句表达都是问题。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让自己慢慢习惯写作。

这个时候不要过于纠结用词造句和表达乱七八糟等问题。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去思考的东西写到纸上。写出来就是走出了成功的第1步。

发表简短评论,让自己的文字让别人看到

你可以对你看到的新闻或讨论的问题,发表一篇简短的评论。把你的文字让别人看到,这时要求你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

简短的评论不会对你写作造成很大的压力,让你产生退缩。

复述

读完别人写的新闻或故事后,凭你脑中的记忆,用你自己的语言,把新闻或故事复述出来。

你把自己写的文章和原文对照一下,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弱项。

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他只接受过两年正规学校教育,但是他的写作水平很高,写自传,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

弗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讲到他练习写作的方法,就是找到他觉得写的很好的文章,然后按自己的记忆来复述,再对比,找出自己不好的地方。

在表述复杂事情的时候也会涉及到逻辑结构的问题,一般使用的逻辑结构经常用这2种结构,第1种是并列结构,第2种是层层递进。然后通过1、2、3点方式来说明。

如果是并列式的结构,1,2,3点表达顺序可以调整。如果是递进式的结构,一定要注意你的论述1,2,3点要保持递进关系

所有的理论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如果只是记住这些理论,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学会说话,先从行动开始吧。

机会永远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