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口语交际主题是“父母之爱”。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让我们针对教材事例中的三位父母的做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是怎么做的。
具体方法:
1.仔细阅读教材中的三个事例,认真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
2.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认真总结。
3.全班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展开辩论。首先陈述本组观点,再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听的同学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例文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之爱,包罗万象,有慈祥的笑容,有热情的鼓励,也有严格的要求。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这三则事例中表现出来的父母之爱吧!
牛牛:我认为第一个事例中父亲的做法不对。李刚考试考得不好,父亲严厉的批评他,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我的父亲在我考得不好时,会帮我分析原因,并鼓励我不要灰心,使我重新树立了信心,努力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甜甜:我认为王小雅的妈妈是在溺爱孩子。因为妈妈的行为会养成王小雅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当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乐乐:我认为陈敏的父亲做的很好,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交流,能更多地了解孩子,而且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还能锻炼身体,开阔眼界呢。
老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经历又是怎么做的呢?
牛牛:有一次,我和父母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很生气,关上门就不理他们了。然后我在房间反思,觉得其实还是我不对,于是我就给他们道歉了,他们原谅了我,矛盾也解决了。
甜甜:这段时期我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单元检测成绩不理想。我在给父母看成绩的时候,向他们保证下次一定会考好。他们看我下了如此大的决心,也就不会计较这一次的失误了。
乐乐:以前,我妈妈跟王小雅的妈妈一样是个“包办”型家长,后来经过沟通,我和妈妈约定:我自己的问题自己学着解决,妈妈在一旁指导、督促和检查就好了。现在我的自理能力强多了。
王晓:我的爸爸是个老顽童。周末他经常肩上扛着鱼竿,兜里揣着军铲,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我去挖蚯蚓、钓鱼,我们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