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阅读是如何一步步占领了你的朋友圈新

梅晓阳在刚刚过去的23天里养成了一个新习惯。

早上六点醒来点开“薄荷阅读”,花十来分钟读一段原版书,回答五个问题。今天是梅晓阳在薄荷阅读的第23天,打开分享按钮:“天读完3本英文书,在的第23天,已读了字”。

这段朋友圈分享语,你大概也不会陌生。最近,“薄荷阅读”频频占领我们的朋友圈。一个人打卡有点傻,两个人打卡不稀奇,如果是十来人打卡呢?再加上天天打卡呢?你是不是也有冲动开始自己的第一本原版书的阅读?

卷土重来的英文打卡潮

除了梅晓阳,“薄荷阅读”吸引了近万人重新拾起英语的学习。

天读完3本英文原版书,是薄荷阅读的口号。试想一下,在地铁上捧着一本英文原版《傲慢与偏见》,比起捧着一本单词书,是不是优雅得多?在朋友圈里,也许这样的逻辑依然适用。

即使不为了个人社交需求,完整啃下一部英文原著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也远远高于死记硬背下个英文单词。薄荷阅读打出招牌:“在这里,读完你的第一本英文原著。”

薄荷阅读主打每天10分钟左右的轻量级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吸引了不少原本对英文原著敬而远之但又心生向往的人。浙大医学生吴蔚然,在打卡的23天内,已经读完了一本《小王子》,现在在读《纳尼亚传奇》。

学生时代,谁的手机里没有装过几个背单词的软件,百词斩、拓词、扇贝、不背单词。离开校园,App删光了,抱着红宝书苦背单词,找“雅思哥”准备口语模版的日子都成了过去式。

现在,英语打卡之风卷土重来。

“朋友圈好多人都在用”,梅晓阳离开校园20多年,单词早忘光了,但是看到同事、同学、投资人、同行都在用“薄荷阅读”打卡,他也有点心动。

梅晓阳是一家医疗机器人定制公司的创始人,为了未来产品的全球化,他对提升自身英语水平有迫切的需求。每天早上,薄荷英语推送一段英文,花十分钟念段英语成了享用送到嘴边的早餐。

“学习语言就是找找感觉,也不为了考试,培养一下语感“,梅晓阳并不在意这是简化版英文书,还是英文原版书。

他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