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全文:字+3图

大概阅读时间3分钟

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投入使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概念屡屡被网路各大平台、各大公校教研组、各个培训机构挂在嘴边。

但是,占到网络所有资料99%+两个版本如下:

以四年级上册为例

这样的内容质量,让人不忍叹气……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要求: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中关于“学段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建议又分别从“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语法修辞知识”六部分进行详细指导。

因此便可以确定的说,小学语文教学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角度做目标拆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上图所示的拆分方法和内容一定是以偏概全了。

以小学一年级下册为例,我粗略地根据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相关参考资料,对一年级下册进行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拆分,1.0版本如下图示:

根据上表,可以看到:

一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2个识字单元(8课),6个课文单元(21)课,另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2.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文质兼美

4.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注重实践活动和学科联系。

单就集中识字部分,就可以看到“字理识字”、“同类事物列举识字”、“趣味知识、活动设计中识字”和“传统蒙学识字”等形式。

以上内容为1.0的粗陋版本,还会继续优化,欢迎各位读者讨论、指正。

需要更多学习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