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俗语在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知识讲解
俗语是怎样形成的?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
俗语和谚语有什么区别?
我们需要了解到,俗语与谚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谚语是俗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谚语也是俗语,但俗语不一定是谚语。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因此,俗语和谚语的区别就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区别。
常见的俗语有哪些?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9、万向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10、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