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接诊中,我们接到最多的求助之一是孩子的语言问题。有的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纪不说话,有的孩子年龄大了,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却止步不前,原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孩子内向的性格有关系:4岁的年龄正是儿童语言最密集的年龄,也是他们语言发育的成熟期,但是有些小孩语言表达能力就是弱,这可能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孩子喜欢安静,他可能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来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当父母看到不爱说话的孩子时,常常会很着急,正是父母不接纳孩子内向的性格,会让孩子否定自己,认定了自己是内向的性格,不适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孩子就变成了一个“沉默者”。
第二,生长环境原因:孩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说话能力的影响是起关键性作用的,有些家长性格内向,不喜欢交流,孩子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能父母当时正在忙,敷衍的回答孩子,或嫌孩子麻烦,这样会造成孩子以后不敢再去表达。孩子在少言少语的环境下长大,由于孩子的生长环境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语言引导,孩子模仿能力差,就会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差。
第三,身体健康状态原因: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也会影响语言发育,例如孩子的听力存在障碍,对周围的环境声音反应能力不够敏感,孩子的声带存在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言语发声能力。
第四,电子产品阻碍了孩子语言的发展:现在手机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电子产品,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闹腾,就让孩子自己看电视,这样父母自己省事了,但是,孩子长久地看手机,却缺少了与父母、小朋友交流玩耍的时间。久而久之,阻碍了他语言的发展。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孩子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有需求时,也能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足见,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父母就要有意识地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交流:父母平时和孩子的日常沟通就是学语言的途径,要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沟通,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哦清晰、正确,以及语言的简练、文明,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好的影响。
第二,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锻炼表达能力: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留心孩子每天注视的东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引导孩子认识这件事物,让孩子更轻松的理解这个事物词汇的意思。
第三,多和孩子做亲子游戏:游戏是提升孩子能力的“好帮手”,父母要学会利用游戏,激励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在和孩子进行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激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四,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故事:家长可以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讲一些比较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故事,从而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内容,成功复述。
第五,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岁前是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所以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睡前故事父母一定要陪孩子一起读,是一种跟孩子很好的沟通方式。不仅让孩子在睡前有个好心情,还促进了我们的亲子关系,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大脑智力发育。
第六,提高语言表达的活动:,家长在做什么,一定要身体和嘴巴同时进行,要让孩子一边看到一边感受到,家长把自己做的事情说出来,孩子也许听不懂,但是可以一点一点的感受到你表达的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这种说话模式能清晰地把当时情景中的一举一动和语句紧扣在一起,让孩子了解彼此的关系,增强口语理解能力。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要通过每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