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我们诺大的中国,分布着许多城市,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故事,而重庆的故事就是由一碗小面开始的,无论你在何地,无论何时,任何一个重庆人只要有一碗故乡的小面,那属于他的故事就要开始上幕。本地人吃重庆小面为何都说“二两”?这是啥意思?看完涨知识了!
中国有十大面条,每一种都各有自己的特色。而对于重庆人来说,这个重庆小面是重庆的四大特色之一,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美女、山城,但是如果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面-重庆小面。而如果你到了重庆,吃上地道的重庆小面,就会发现和其他地方的冒牌重庆小面不一样。
在重庆,每次吃小面的时候,本地人都说二两,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重庆小面的“二两”、“三两”,跟我们概念里的50克1两,不能划等号,二两面理论上来说是克左右,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是用1两2两3两来表示小份中份大份的。那么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直接说大中小碗儿,是说二两三两呢,主要是当年吃面除了要钱还要给粮票!人家给你二两粮票,你就要给他们二两面,另外,当年一两粮票,买“湿面”可以买1.4两。
70年代二两面要二两粮票,一角二分钱,后来不要粮票了,二两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一两比二两稍微少一点并不是一半,三两比二两稍多一点,当时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吃面要凭票,而早饭大多就是稀饭馒头面条,出于条件限制,大部分人都只买二两左右的面食就可以糊口,当时的重庆,基本大家也就二两左右一碗面就可以满足早饭需要,所以后来就流行以最低二两面作为起码分量来出售,形成了口语。所以那个时候许多人去吃面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二两的面过过瘾,这个二两面也是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叫法,
而现在重庆大多数的小面馆是没有一两这个单位的,而且多数小面店里边的重庆小面,所谓二两面,面条的分量也绝对不止二两,重庆本地小面卖的极便宜,二两5-6元,三两-6-7元。面里虽说没肉,但也不是素面。面汤是用的大骨高汤,油除了芝麻油、菜籽油(或是色拉油)外还要加上半勺猪油,鸡精味精都会放。也算是一道重庆的地标性美食了。
不知道你们看完之后理解了吗?曾经有一个外地朋友就闹过一个笑话,去重庆吃二两小面,给老板说分成两碗一两的,老板原地石化。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下次去吃的时候估计就不会再闹笑话了吧,喜欢的可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