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学习系统,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系统。本文将从学习环节来客观分析一下,AI赋能的在线教育到底是假套路还是真功夫。
最近这场新型肺炎,让线上教育成为了“刚需”。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这个紧要关头,许多开展线上教育业务的互联网公司献策献力,帮助学生们共渡难关。
1月27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优酷、钉钉宣布联手发起“在家上课”计划,全国的中小学生登陆优酷、钉钉APP,即可免费在家上课。
腾讯教育应用平台推出了“腾讯课堂”,帮助教育机构快速构建在线直播、录播等授课方案。
学而思母公司好未来在宣布捐赠武汉市慈善总会万元的同时,宣布为湖北全省和全国其他疫区不能正常开学的学生推出校内同步免费直播课。
几乎是一夜之间,线上教育企业,成为主角登上了历史舞台,迎来了机遇。
在线教育行业的融资热潮
根据艾瑞咨询《Q3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数据发布报告》,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6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未来3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8-21%之间,增速持续降低但是增长势头保持稳健。
艾瑞咨询《Q3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数据发布报告》-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
AI教育融资前景大好
而在国内的教育行业,“人工智能赋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汇:作业帮、小猿搜题、学霸君等通过语音或者图像识别技术,解放学生和家长;新东方先后推出口语智能写作平台;沪江推出“Uni智能学习系统”,倡导学生享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在国内,人们对对人工智能的赋能实践的规划和探索起始于年。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年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年以来AI教育融资快速增长,年与年中人工智能教育分别占同期国内所有教育总体投资案例数的4%与7%。
随后在年该项数据大幅增长至19%;在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年的一半,有望全年数据超越年。
中国AI教育融资案例数占教育融资总案例数的比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AI+教育:自适应
“自适应”学习系统,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在西方,最著名的就是美国Knewton的自适应教育,已经深耕此领域10多年,最近3年得到广泛认可,欧美已经有家中小学、大学使用了各家机构的自适应教育技术。
而在国内,从年开始,大半个教育行业的钱都在追着“AI+教育”跑。
松鼠AI(原乂学教育),早在年天使轮总规模就达到2.7亿元。除此之外,投资界曾报道过,年11月1日,智课教育获2亿元B+轮融资,其中升级智能教学系统是融资的主要用途之一。
10月30日,极课大数据获1亿元B轮融资;极课大数据创立于年,主要基于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研发的EI教育智能系统,帮助学校对学生作业、考试整体的管理。
如今“AI+教育”赛道上已经覆盖“学、练、改、测、评”全产业链条:从语言类口语考试、智能阅卷到自适应学习、虚拟学习助手再到专家系统等。
不论是松鼠AI的“智效应学习系统”,还是沪江的“Uni智能学习系统”,它们都是倡导学生享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松鼠AI智适应学习系统(原乂学教育)
可概念和口号是冰冷的,“AI+教育”折腾了两年多,在资本的喧嚣和创业者的躁动之外,传说中的颠覆似乎并没有到来。而人们对它的担忧和质疑也从未停止。
有人质疑“AI+教育过度夸大AI能力,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