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什么呢?阅读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有什么作用呢?孩子该不该从小学开始培养阅读能力呢?
年8月12日《教育总动员》邀请到阅读陪伴课程体系发起人冰鑫老师,为大家分享小学阶段的学生该如何培养阅读能力,并为大家推荐相关书籍。
从左到右依次:主持人王鑫、嘉宾冰鑫阅读是一种神奇的能力。它能够把文字转换为画面。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把文字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的能力就强。文字原本只是一种符号,孩子通过阅读这些符号,脑海中神奇地出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世界。
阅读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借助文字,去到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见到古今中外有趣的人物。他甚至可以与自己暂时告别,以他人的角色去往他人的世界,去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脑子越用越灵活。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阅读好比是“大脑体操”,孩子必须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学起,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实际上就是感受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所谓感受力,就是感同身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感受越多,相当于自己经历得越多,经验自然也就越丰富。
所谓思考力,是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思考力越强的人,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所谓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这一点,爱因斯坦说的最到位:“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对于小学生,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阅读与孩子的语文成绩密切相关。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学习分为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学生的语文试卷,就可以看出,随着年级增长,阅读和写作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学生阅读历来都是试卷的失分点的“重灾区”。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语文成绩就好;阅读能力差的孩子,语文成绩也差。这是一条铁律。
其次,阅读还与孩子其它学科的学习密切相关。
阅读,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如果不善于从文字中捕捉和理解信息,哪门学科都不可能学好。
其三,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自学工具。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状态,是自主的学习状态。
一个只会听课学习,只能从老师嘴里、从教科书上学到知识的孩子,发展的空间是十分狭隘的。在这个信息时代里,知识快速更新迭代,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快速适应,快速成长。我们不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