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哪种方法最有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外国人聊天,跟外教练习说英语,以为说着说着,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所以,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外教课。外教课并不是不好,但是孩子得有一定的听力基础之后(掌握个听力词汇),再接入外教课的学习,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孩子要能理解外教说的英语,才能形成有效输入,也才有兴趣学下去。
认为“多练习说英语就能提高英语能力”,其实是一种假象。而很多人都被这种假象蒙骗了,认为找到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聊天,内功就增强了,口语就厉害了,其实,这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1、不知道标准动作,永远都学不会
英语有一句成语:Practicemakesperfect.一般被翻译成“熟能生巧”,意思是,经过不断反复练习,就能技艺精湛,游刃有余。
一个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名次,就必须遵循“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练习次数,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既然如此,为什么练习说英语,不是说得越多,就说得越好呢?
这是因为在练习说英语时,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说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不知道标准动作,那就永远也学不会。
运动员经过不断练习,运动技巧能臻于完美,是因为他知道标准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教练也会不断地纠正他的动作,修正他的错误,这样一来,每练一次,就进步一次,只要下的功夫足够多,就极有可能在比赛中拔得头筹。
同理,一个新手刚开始学弹钢琴时,动作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是他在老师的教导下,大脑里知道正确的动作是什么,会不断地向正确的方向去调整,直到掌握标准动作为止。
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上,反复练习而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在对这个“正确标准”的认识上。英语说错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正确的该怎么说。
归根到底,还是听得不够,对地道标准的英语声音不够熟悉。听力不行,也就听不懂正确的表达是怎么样的,也就说不出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到了欧美留学几年后,口语能力仍然没有太大进步的原因。反之,如果他们知道英语应该如何正确的表达,基本上就能说出来了,并不一定能通过练习才能说出来。
2、边交流边练习听力,不也能学会表达吗?
有人说,虽然跟老外交流时,自己说不出像样的英语,但是我在交流的过程中,专心听老外讲英语,通过模仿对方正确的表达来进行口语练习,不是一样有用吗?
这种想法很自然,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语言学家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听外语的人会下意识地“过滤”掉听到信息,以致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到听者的脑海中。
也就是说,听者不是将一句话中的所有词汇都照单全收的,而是只注意到语言中带有明显含义的成分,甚至只会